會長佛學文集 > 末法時代 僧伽典範
眾所週知,「慈悲王」的美譽是香港佛教界對茂峰老法師的尊稱。其畢生以弘揚佛法、利樂眾生為己任,懷有一顆慈悲心,對佛教、對社會都有超卓的貢獻。
回顧過去30年代中期,日本侵華事件乃至香港淪陷了三年零八個月,日本投降和平後又到國家內戰,出家人為了逃避戰亂紛紛從國內逃抵香港這個陌生之地,當時香港經濟欠佳,各大小道場均拒絕留單,而荃灣的東普陀廣開方便之門,留單接眾,來者不拒,於是出家眾無不聞風而至東普陀投單,總算找到個落腳之地。出家眾無不感恩茂峰老法師的關懷與愛護,他們皆衷心讚嘆老法師的慈悲德行,因此當時佛教四眾均稱老法師為「慈悲王」。
茂峰老法師學識淵博,精通內典又能以出世法融會世法,加上辯才無礙,無論是登座說法,或是尋常應酬言談間,聽者無不心領神會,令未種善根者種。法師往往以深入淺出,藉顯淺文字播植佛種,這種善巧方便法門,無不令信眾法喜充滿、增加信念。
60年代,佛教聯合會發動全港佛教界籌款創建一所佛教醫院,方便素食行者在院療養。徵得志蓮淨苑寬慧當家師慈悲,借出道場廣作佛事,籍此籌得善款興建佛教醫院,期望能救危扶傷、應病與藥,這是佛教創舉的大善業,出家眾皆歡喜踴躍參加盛會。余亦不甘人後,籍此機會參與盛會。當時老法師雖然法體不適,仍抱恙參與,其悲心切切,「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」的菩薩心腸令人欽敬。
茂公老法師其悲心懇切,飲譽教界為當代的慈悲王是當之無愧。其待人接物,縱是官紳名流,以至鄉親信眾都親切和藹、寬恕待人,這種修為堪為後輩的典範。
我們在緬懷大德的同時,時刻向茂峰老法師的修養學習之餘,不忘「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」的行者應有的道業。茂公老法師在志蓮淨苑籌建佛教醫院期間,辛勞過度,籍此因緣示現人命無常,一期度生緣盡,撒手西行,至今約有50多年矣。雖時隔50多年,其門下弟子仍念念不忘師尊法乳恩深,自修之外,苦無以報,故欲出一書,以懷念恩師畢生弘化事跡,以垂後昆。邀余提句以增見聞,惜余近年記憶力弱,兼且眼蒙,故謹拙數言以應。
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會長
釋紹根
2017年7月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