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



 
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主頁   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22/23 - 3年金獎 查詢電郵 本會地址 網站地圖

  • 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與竹林禪院合辦「善念、善行、存善德」佛學講座系列
  • 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 啟建 普利燄口吉祥道場勝會
  • 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 會屬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 善業素宴 2023

會長佛學文集 > 真俗互融 法化群生 無分界域


法師有道
大題:真俗互融 法化群生 無分界域


  佛教始創自天竺(古印度),經陸路傳入中國後,再經過長期演化,與中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展,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。除了宗教生活外,中國佛教文化對國人的日常生活、建築、文學、語言、藝術、風俗等方面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由於中國佛教文化涉及層面極為廣泛,筆者集中講述佛教與中國文化之間的融和角色。

  回顧佛教在中國兩千多年流傳的歷程,也是佛教中國化的過程。根據史傳記載,佛教於東漢明帝永平十年(公元67年)由梵僧迦攝摩騰、竺法蘭傳到中國,備受皇帝禮遇,在當時的都城洛陽特別建造白馬寺供養僧人,又提供一切弘法的資源,自此佛教正式在中國傳播,後世便以此年為佛教傳入中國之年。但在此以前,尚未歸附中國的西域地區小國,基於地理氣候等因素缺乏生活資源,民間早就開通前往印度貿易的通道,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絲綢之路。這段貿易通道由中國的敦煌以西,經過新疆、沙漠到達北印度(今天的巴基斯坦),沿途經過數十個小國,大多是民風淳樸的遊牧民族。既然貿易渠道開通了,許多天竺高僧本着慈悲普濟的大願到西域一帶弘法,而當地居民從日常生活中漸漸認識天竺的風物和語言,對佛教義理也深生傾信,常言道:「家家彌陀佛,戶戶觀世音」,就是指西域各國信奉佛教的盛況。

  當佛教經西域傳到中國後,雖然僧侶受到禮待,但畢竟是外來宗教,無論教義詮釋、語言文字及風俗習慣都與漢土大異其趣,祖師大德們為了在中國光大佛法,首先要將梵文的經卷翻譯成漢文,為此開展綿延數百年,投入一代接一代的人力,被譽為人類史上最漫長和浩翰的佛典翻譯工程;其次,基於中印文化的差異,佛典內容透過「格義運動」與儒教禮教文化融合,而「緣起性空」思想與本土道家哲學的碰撞,激發出新思維而創立中國獨有的天台宗、華嚴宗及祖師禪,在中國哲學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,其他如風俗習慣等等也隨順漢土國情加以貫通和創新,發展成完全漢化又更有活力的「中國佛教」。反過來說,中國的文化也汲取很多佛教的養分而得到擴充發揚,例如日常慣用的「三生有幸」、「現身說法」、「心如鹿撞」、「方便」、「隨緣」等詞語,也均源自佛教。而「盂蘭超幽」、「因果報應」、「輪迴地獄」等觀念引申為中國特有拜祀風俗,顯見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,經歷了一個不斷中國化的過程。最終完全融入了中華傳統文化之中,成為其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。

  過去,人們談及佛教與中國文化多集中論述藝術、建築等物質性項目,鮮有談及佛教作為印度與中國,或中國與日韓以至東亞各國之間的融合角色。近年,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「一帶一路」的偉大構想,計劃以中國牽頭,構築由西北地區連至歐洲的「絲綢之路經濟帶」及由南海至非洲的「廿一世紀海上絲路」,藉完善的基礎建設將沿線國家及地區緊密連結,並提升為高水平的陸海空交流網絡。

  「一帶」覆蓋中亞各國,是中、印、歐、阿拉伯等文化板塊的接合部,自古便是多元宗教文化交匯並存的區域。「一路」覆蓋東南亞、南亞各國,多以佛教為主要信仰,與中國佛教有着悠久的友好關係。就筆者角度而言,其實「一帶一路」早在東晉時期已由高僧法顯和尚親身體驗。當年,年屆60歲的法顯大師因感佛教傳入中國時間尚短,漢地缺乏經典及戒法,於是伙同幾位同修由長安出發,沿絲綢之路各國,經3年時間徒步至天竺。他在天竺遊歷學習達九年,最後由獅子國(今斯里蘭卡)乘船,經馬六甲海峽回到廣州,可見,法顯大師是實踐「一帶一路」的第一人。他帶回來的不單是佛教的經文典籍,也有天竺的文化、物產和見聞,事後更撰寫《佛國記》描述沿路風物,增進國人對西域的認識。唐初的玄奘大師也是參考《佛國記》而增進到天竺取經的信心。無論是法顯大師或是玄奘大師,他們在遊歷期間親身將中國文化傳播到天竺,是實實在在溝通中印文化的使者。同樣擔當文化使者角色的高僧還有唐代的鑑真大師,他應日本學僧的邀請,不以高齡為礙,克服重重困難,最終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成功東渡,到達當時日本的首都奈良弘揚佛法,也將中國的醫藥、建築、科技、耕作等技術傳播到日本,對日本文化產生深遠影響。至於其他例子,亦相類似,如此種種都在反映佛教傳入中國後,不但與中國文化融合貫通,更擔當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。隨着佛教的傳播,不同民族、不同國家的優秀文化經由「一帶一路」互相交融與影響,中國與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在佛教交流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。

  現今,中國宣導人類命運共同體,推進「一帶一路」建設,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。習近平主席更提出「政策溝通、設施聯通、貿易暢通、資金融通及民心相通」的「五通」指標。其中,民心相通就是要促進各國文化交流,造就人文共融,包括從文化交流、文化融合層面實現宗教上的和平共處、相互學習。佛教文化在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層面,有着獨特的優勢。今天,推動「一帶一路」建設,正需要發揮佛教文化的獨特優勢,發出中國佛教的聲音,在增進沿途各國人民的相互瞭解、化解矛盾、防止衝突中起到橋頭堡作用。佛教具有不執成見、相容並包、廣納一切智慧的開放心胸,具有慈悲智慧、平等圓融、普度眾生的精神特質,在國家「一帶一路」宏偉戰略的實施中,可提供豐富的人文精神和智慧力量。同時,中國佛教走出國門,透過在當地開展扶貧救災、慈善公益、文化教育等社會活動,造福當地民眾,不僅肩負起中國與海外諸國交流互助的橋樑角色,更可成為落實國家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有力支點。

  「一帶一路」乃國家主席習近平以慈悲的精神,無分界域與種族,總言之,以利樂人群而建設,是新時代的偉大步伐,是構建和諧世界、為人類謀福祉的偉大工程。隨着全球化的快速發展,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碰撞進一步加強。「一帶一路」倡議的提出與推進,從經濟、文化等層面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,為沿途各國的文化交流帶來了千載難逢的契機,也為中國佛教走向世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難得的機遇。如何發掘和把握佛教文化走出去的大勢,更好地融入國家「一帶一路」建設的宏偉藍圖,這是擺在佛教界面前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。

  佛教文化既是世界宗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。佛教文化十分強調「和合」精神,也是佛教教義的內在要求。筆者主張,佛教四眾要有世界視野與進取精神,要有文化自信,充分發揮地緣、人緣和教緣優勢,搭建常設而高效的溝通平台,大力拓展與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佛教文化交流和合作,為社會和諧發展和對外友好交往貢獻佛教界應有的力量,攜手譜寫中國與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國家和地區佛教文化交流的新篇章。


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會長
釋紹根
2018年12月






 版權所有 © 2023 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